[雜誌控] NEXT STEP


太多人說台灣、日本、歐洲雜誌好看、太多人說香港獨立雜誌好看,我想說香港主流潮流雜誌,一樣好看。算是有幾年經驗在這四本主流潮流雜誌當過記者,可以說一下這些潮誌的事,就當是紀念文。

《MiLK》對是MiLK,小階的i,是大Kat氏告知的,為何跟logo不同,我也沒有深究。這間公司在我在職的時候,曾經為receptionist melody小姐舉行感人的歡送會,當時年輕,以為同事離職都是這樣,原來真的不是呀。 這本潮誌,為本地創作過很多有趣的事,例如港式日文、把magazine 定義為「潮誌」,稱讀者為「團員」,很多很多很有創意的紙包裝,單是用麥當勞薯條盒包裝MiLK誌就是其一。這是我第一份長工,當年還沒有fb,我有份跟菠蘿氏先生談website,我哪懂呢?更令我覺得神奇,是book b內頁的八版,有天埋稿到凌晨時沒有內容!大家可以如何呢?西灣河太安樓美食八頁特集就在凌晨時這樣出現了!!這公司到現在還有我的好朋友在工作,他們每一個人都在每星期的一、兩天工作到明天的下午。我知道這樣是不健康的工作環境,但每一期大家都是用很多的心機去拍照、採訪、sell廣告,我做蛇表的時間瘋了,但感謝做過蛇表,也只有MiLK可以期期不同紙數吧,也多謝同事對我客氣,單開、孖起,有多古怪都一一ok,後來我沒有做蛇表,也沒有做電子科技,但我所學到的project技巧都是MiLK給我的,十分感激同事對我的包容,第一次自己外拍攝影師問我要不要「退地」,我反問那是甚麼,你看我就是如此的無知,haha~ 呀!第一天上班是在百德新街的adidas,跟Edison 拍封面呢~ ~ ~ ~ ~ ~ 

《MiLK》無可取代的潮感,到現在也是,Book B的好看,由小書到現在,都是如此的精確小品,由Gary到Emily主理都好看,我有太多的美好回憶在這裡,由Tea、Cream到MiLK X,MiLK China、MiLK B......廣告部、編輯部、攝影部、設計部、發行部....我不知道我學到的有多另類,卻是非常的珍貴,我說是友誼,有很多客戶說「要Milk D」,我想說在這一行,其實很多人是milk或以下幾間成長歷練的,多點信任記者,其實大家都好勁!好有料。也希望《MiLK》繼續潮下去。


《新Monday》,很多人叫它做「新Mon」,現在是NM+ (念作NM PLUS) 新Monday,因為它是香港最成功轉型的潮誌,我加入的時候,就是《MiLK》舊同事介紹的,謝謝麥劍氏,跟星爺的信任。我在這公司最大的得著就是認識了新媒體的運作及北角德成蛋卷!從前的英皇校刊,被收購了,收購之前也由明星娛樂轉型為Fashion magazine,加上總編喜歡單車,《新Monday》正是大力推動香港單車活動文化的有心人~ 當然它最厲害還有18萬人like 的fb page及 ipad、iphone版,那些片段真的拍得很好~ 設計部同事也很用心。在Monday的時間每天都過得很開心,雖然同事都各自在不同的media工作了,但只要一個fb message大家還是很樂意的幫我,謝謝大家給我起了「師姐」的名字,而且因為你們才有往後的事。對於《新Monday》就是十分期待每期的禮品啦!好朋友請繼續加油!呀還有大公司的確是大公司,我們的秘書小姐scany,超厲害,她真的很周到,大家每個星期記得填工時呀!I.T. 的system也很強,物流、HR等都是大公司的規格,上市的就是不同!


 《GO OUT》國際中文版,我上來interview的時候,才知道我的ex-milk同事又在這工作!高西氏先生,謝謝你沒有欺負我,呵~。因為我是小童軍,剛好喜歡文字、camping、wild life... 所以不如就這樣吧。這本由日本引入的國際中文版,人數小小的編輯部,我不說有多少了,你不會相信。《GO OUT》的外部勢力來自日本的文化,也因為《GO OUT》跟《Tao》都是同一位編輯長的關係,很多時我也可以亂做我想做的專題!Yeah,而最重要是可以去日本、台灣!去年我便因工作去了台灣五次。我由第二期加入,因此很多新的欄目也可以創造,分別是shooting outdoors 及outdoors route,真的令人太開心,在這兩個欄目,我可以假藉工作的關係認識到很多很棒的攝影師,他們不一定是「專業」,但都是很愛山水風光的人!甚至成了很好很好朋友,參加他們的婚禮。因為去台灣採訪,認識了太多太多厲害的camping達人,因為去多了台灣的camping,認識了更多的香港camper,也因此跟很久不見的小童軍聚首,一切都是有因有果,也許是因為我們都在用自己擅長的事喜歡山水。山真的把我們都聯起來了,謝謝go out的一切。包括我那些會跟我們一起討論layout的設計師、攝影師,那個唯一一個印刷Tommy先生、及發行、贈品買手Ruby小姐。是你們告訴我一個人在沒有辦法下,還是能一期又一期的出版,當然就是一起經歷在富士山下冷死的廣告部親愛的港女武打明星人妻及"度縮"港男。Hey EVEN CHIM 跟 JAMES 多謝體諒我的不存在感,有好康我會分你們啦!



《Tao》、《Boysize》,我偏心林嘉欣!: ) 這一群記者個個都是生活達人,我們喜歡Taobao,更喜歡Boysize做自己!Boysize呀!這個方向是全香港獨有的!我們不是內地Magazine,即使那是跟Taobao有關係的,也請你去7-11、ok看一看,那排版、內容是如何的堅持下去?我在《Tao》有時寫影評、展覽,人訪,我喜歡這一本年輕的magazine 沒有刻意走日本路線,反而是北歐的簡約,hey 這絕不是瘋狂退地便可以的!那是品味,是一種有內涵的生活態度,男生都是cityboy,女生都是boysize,更重要是有來自Monday、MiLK的ex-同事在,你看得出大家在同一種文化下成長,卻產生獨有的個性,我敢說雜誌控成為雜誌控之前,都只不過是薯仔一名,不過因為大家經歷年月之後,才發現自己應該走那一種路線。可能你不知道《Boysize》當中有位Karman編輯小姐,她是很女生的那一種,人超溫柔超愛小動物,那有人在沒有狗的公司備有狗糧?因此Boysize只是給女生一種選擇的可能性,不是說女生都要像男孩,去看看啦~ 他們/她們都比我做得用心一百倍!


這不會是我最後的magazine工作,也不是因為經歷,要走更遠的路,那只是因為學會了太多的美好的事,如今要一個人去實戰了!拜託大家繼續關照!而且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因為沒有人知道我們的能力有多強大,我們不一定只在細明體之下相見,得閒去camp,只是換個地方玩玩吧~~ 反正這一行,就是走來走去才好玩。

各位親愛的讀者︰請支持香港雜誌,我出身文化研究,我們不是要把消費文化植入你的生活,我們只是想告訴你世上有些人叫設計師、攝影師、買手、公關、Sales、生產者.....一件衫的出現是有故事的,你要知道不是今季最新流行甚麼,而是為甚麼流行,為甚麼要選擇他,你有甚麼樣的選擇及 世上的人如何跟你一起的活在這圓圓的地球上。

祝今日大吉。謝謝看畢,沒有跳過。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