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在台灣] 文創?台灣人在哪?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香港人覺得台灣擁有豐富的文化氣息,人民素質很高,文創產業豐盛有二十四小時的書店,連圖書館也剛有二十四小時,假日有很多市集,文創園地也有很多,住了大約兩個月,近來關於文創的新聞,不是說位於松菸的誠品行旅旅館沒有文化氣息,收費又貴;就是說台北文創公司要求台北市政府把經營權回購;或是所有的文創區只是餐廳而已。這兩大文創園地,究竟發生甚麼事?其實我這外人又怎會知道,只是反思一下究竟在文創園區的台灣人去了哪裡?




今日星期二平日下午,走到華山。因為昨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今天的天氣還是陰陰的。不知道是不是天氣的影響,對比假日有辦活動的華山來說,就是很冷清。2006年的時候便到過北京的798,近年沒有去了,這樣的文創區香港也有,不是PMQ就是JCCAC,石硤尾JCCAC算是貼近平民的一個地方,我不比較當中的成功率,我只是站在那拍拍照的感受。就如來到台北東區,台灣朋友說那是遊客到訪的地方,但這是一處繁榮的商業區,24小時誠品就在附近。那究竟台灣人去了哪?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共有11間餐飲,當中有間貴到嚇死人的好樣餐廳及書店,華山本來是甚麼好像都不再重要,更神祕的是,華山由廢棄的酒廠發展成為文創地的因由,又有幾多人知道。如今「表演」場地只有Legacy,Flavorwire.com評選出全球最美的20間書店,台灣唯一代表東區的好樣書店也在此開了分店,就在美麗紅磚廠房的二樓,一樓(地下)也是好樣的餐廚。假日的華山,很是精彩,因為有很大面積的草地(約3個足球場),所以就連台灣FUJIROCK- SIMPLE LIFE也在此舉行,大大小小的野餐會、戶外露營展銷、市集每個星期都有。人潮很多,也有不少台灣家庭參加這些活動,但大部份來說都是消費當中的空間,或消費活動主辦單位邀請過來的攤販。於此,華山算是成功的把空間利用在品牌行銷之上。但文創呢?就simple life而言,那是一年一度音樂加上市集、小吃攤的兩天活動。2014年的simple life市集跟網絡文創購物pinkoi內的店就有90%相同,當中更有不少香港來的店家。那大家就是利用了華山來作實體交流╴其實這樣也不錯。

有幾多走過華山的人知道那所以由廢墟成為現在模樣的華山,
是由一班舞台劇愛好者把廢墟變舞台開始?
那如今一年又有幾多場舞台劇在華山上演是令人大排長龍呢?
那松菸呢?就在國父紀念館站外,現在最紅的大巨蛋旁,最新誠品文旅所在之地,那是煙廠舊址,跟華山是酒廠舊址一樣,只是它有誠品坐鎮,小店被置入為誠品的專櫃,對於旅行來說是比較易入口。跟華山一樣,它也有電影院就像香港的百老匯電影中心,播放不同的小眾電影。誠品大樓之外就是舊煙廠工房,只有兩層,中庭很美是巴洛克風格的建築,但二樓是不可外訪的藝術團體辦公室,一樓我最喜歡是小賣所,都是在賣台灣最紅最有文創感的小物,更有專為松菸創作的相關產品,另加咖啡廳。其他的房間也是展覽場地,但不是每個都有水準。開放的還有幾個倉庫,通常都有大型展覽,每個月都訪也有不同的展覽。

對比兩者,我是偏心松菸,在名字之下,我還記得它的前世。我個人重歷史,認為文創的內容最基本要跟當地空間有關係,才不會淪為另一個shopping mall。那為甚麼台北文創說不想繼續經營松菸呢?第一、他把大樓租給誠品、誠品再租回文創下的企業時文創覺得太貴,第二、我覺得跟大巨蛋建不成停下來是有關。土地的利用變得不很單純的時候,那金錢的利益便會成為首要的選擇。其實我也說過很多次,藝術跟商業沒有對抗性,但是在台灣年輕人工資平均不到8K(HK)來說,文創東西是貴或是合理,還是生活品質追求實際未如想像中的有要求?朋友說這可體現在DDT茶葉事件上,對於大眾因為工資不多,所以吃飯、喝東西都只可以以平價來滿足,生活素質即使有需求也沒有太多的可選擇,明明有的良好的產品及意識到有素質的產品會使生活更為快樂,還是未能實踐生活,是不是台灣的現象呢?




到最後,我在平日的下午,在華山遇上的台灣人大部分是在取景拍攝,有為展覽、表演作準備的技術人員、參展商,也有人兩、三團人在野餐。突然,我在想所謂的文化終究是沒有刻意的經營,一個城市的所謂創意、藝術如果都不能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無論是便利、功能、快樂感的改善,都只不過是一件外銷的奢侈品,那在市場學上來說,就應該以奢侈品的路線來行銷,老實說松菸誠品很可以做到,因為他們就是針對旅客,而建構的台灣文化樣品。而坐落捷運龍山寺跟忠孝新生站的華山應該好好的運用那美麗的草地開創更多可能性,才不像現在成為美食中心,文創也只不過是其甜品。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