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寫電影]年初三《驚爆焦點》SPOTLIGHT 後的引申思考


《Spotlight》 的藍本是關於2003年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公共服務獎得獎者,《波士頓環球報》Spotlight Team 於2002年發掘及報導多名天主教神夫性侵兒童事件。年初三赤口,特別提前幾天到台北華山光點訂位看《Spotlight》,心想新年時節,暫時不想看《Room》這種心傷電影,不如就看看有甚麼大新聞驚爆一下。結果2小時9分鐘,絕無冷場之外,更不只是一齣緊湊、有張力,新聞從業員看得熱血沸騰的電影。因為看畢《Spotlight》,會令你很想知道電影內容上更多的真相,我拜服那一種超越文本的力量,把更多的真相尋找出來,將電影中描寫的故事一脈相承,這正是編劇、導演Tom McCarthy、Josh Singer「講故事」的功力,至於演員Mark Ruffalo、Michael Keaton、Rachel McAdams、Liev Schreiber,本身就是演技精湛之人,更是英雄系列的一眾英雄,在演技不用懷疑之後,就讓觀眾看清新聞故事。

《Spotlight》演員跟得獎的波士頓環球報》Spotlight Team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
竟然故事藍本是《波士頓環球報》在2003年獲得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那究竟甚麼是普立茲獎?

//In 2003, the members of The Boston Globe Spotlight Team won a Pulitzer Prize for a series of reports that uncovered the systemic cover-up of child abuse by the Catholic Church in Boston.//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是由名報人約瑟芬.普立茲(Joseph Pulitzer)捐款創立的,以鼓勵符合公共利益的新聞,來對抗19-20世紀之交盛行的「黃色新聞」(yellow journalism)風潮。那約瑟.普立茲(Joseph Pulitzer)又是誰?Joseph(1867-1911年),本身由移民至律師至議員,至辦報人,共擁有過的美國報紙包括《聖路易快郵報》(St.Louis Post Dispatch)、《紐約世界報》(New York World),於1917年他去逝之後6年哥倫比亞大學以他的基金命名,普立茲獎。



黃色新聞(Yellow Jornalism)

雖然Yello Kids、Yellow Journalism 好像跟《Spotlight》沒有關係,但我對於這黃小孩還是感到非常有歷史的意義。如今Pulitzer Prize就像新聞界奧斯卡金像獎,那麼Pulitzer也應該很得人尊重,但Pulitzer也曾1895-1898年間因為創立了Yello Jornalism刊登Richard Felton Outcault所創作的黃小孩(Yellow Kid),而感到後悔,所謂的「黃色新聞」如今已經是新聞學中的名詞,指煽情的報導,在當時保守的報業界,造成空前話題,後來也加入了誇張、色情等元素,更有人就「黃色」代表色情事業是如此由來。我個人好奇是Pulitzer因為Yellow Kid的嘩眾取寵,到後來有人認為是美西戰爭的爆發點之一,而致歉。到了今時今日無不是Yello Jornalism的年代,甚麼才是新聞的公義性?當文字是武器的時候,多少業界仝人可以挺胸承擔文字造成的後果?


普立茲獎近年的結果100年之後,我們的新聞內容有沒有改善?科技更發達,在急速的世代,我們都不願意浪費時間在懷疑及證實之間,我們都習慣了大量吸引資訊,「like」及「share」我所認同的新聞,證實一件事需要勇氣,像《Spotlight》當中,故究發生於2002年,跨越911事件,當時大家心中需要宗教的安慰或是神職人員性侵真相? 由以事件中的記者都是天主教家庭長大,內心的爭扎又是如何的面對,我相信不是因為「打份工」才會還原真相。而100年之後的普立茲獎,其實近年也頗受爭議,如

// 2002年紐約時報破天荒拿了7項大獎後,2003年只拿了調查報導獎,而今年也只有公共服務獎。而2002年大輸給紐約時報的華盛頓郵報及洛杉磯時報等,則在接下來的兩年獲得補償,洛杉磯時報今年甚至還拿了5個大獎。 // (台灣卓越新聞獎基金會)

2016年,對於所有的新聞從業員來說,甚麼才是最重要?如果《波士頓環球報》沒有得獎,還會有《Spotlight》電影嗎?


《Spotlight》面對自己
如其是正義的一場思辨,不如是誠實的面對自己錯,在Spotlight當中,經常提到「你是站在哪一方」的提問,很多正義,對的事我們都知道,但因為許多的原因我們不願面對。這就是現實。

//This is not just Boston. This is the whole country, the whole world. They knew and they let it happen! It could've been you, it could've been me, it could've been any of us.//


// We've got two stories here: A story about degenerate clergy and a story about a bunch of lawyers turning child abuse into a cottage industry.//

//Ben Bradlee, Jr.: If there were 90 of these bastards, people would know.
Mike Rezendes: Maybe they do.//

所以我們骨子裡都要保留那一個面對勇於錯誤決定的自己,那一個在沒有記者追問的時候,也會對過去的思考對錯的自己。因為我們本來就知道甚麼是正義。記者也沒有想像中的魔力,《Spotlight》是如此平實地、安靜地、默默地把事件還原真相。波士頓是一個你我都認識的社區,在這個社區更有寵大天主教力量,對錯早在人心,只是剛好有一群曾經也遺忘這上的記者,在有力量之年月,再次把真相寫出。記者只是告訴你心中不必懼怕面對自己,追查正義的勇氣,並不比說出「對不起,我犯錯。」的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