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居台灣] 別輕易的定形一個城市、國家

在任何的時候我們都不易輕易說出,OO人就是這樣了。
包括我自身是香港33年養大的女生。
這樣讓我們變得很膚淺,也定形了那個地方的可能性。

《走味的台南-我不驕傲,只感到見笑》 出自古竜塾蘇子翔先生為Facebook zine 玩太bar撰寫的文章。蘇先生自傳是︰台南人,1988年出土,清大社會所碩士。29冬前台南病院哭餓誕生,直到台南二中畢業才到竹塹。

//現在的台南市,為了迎合蜂擁而來的觀光客,充斥著百無聊賴松菸誠品複製貼上的園區、主人不住的民宿、平時空城假日宛如蟑螂卵潰堤的車流、不見天際的高樓、癌細胞擴散般的停車場……//

昨天跟台灣女生房間小姐討論香港Viu TV在台北對「台灣人是不是真的那麼好人」而作的街頭實驗,雖然我以香港人身份向台灣人表示抱歉,而且也應為那是不當的行為。究竟甚麼是好人?究竟幾分鐘至一小時的定點定題目的街坊有多中肯。不論是香港人、英國人、 日本人… 在街頭證明本位主意的一些定論,一點也不好看、不好玩。即使那是讚賞台灣人好客,那又怎麼?我們不應該輕易消費一個城市的人文素質或文化,並於大眾媒體一直的宣揚、加深那一種跟自己國家/ 地方的對比,這令我很慚愧,對不起。

早上,房間分享了蘇先生的文章,我明白《BRUTUS》以台南國華街街景為封面,引起很大很大的討論,作為傳媒我也在思考,如果是我,我會以甚麼的照片表達台灣呢?台灣那麼多很難一張照片就代表台灣吧?問題在於我想表達怎麼樣的台灣,跟我所相信的台灣是這樣子的,我想分享我喜歡的台灣就是這樣了。

每個城的人都可以對自己的城有相像的空間,有喜歡的印象,拼湊出來才是完整的那城,尤其是在我們還未能定義甚麼是進步、落後,尤其像台灣、香港這樣歷史複雜的地方,那一個時序的台灣、香港才是真面貌?在台南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築物還在,西班牙、荷蘭、元朝、日本、中華民國、近代,或許因為這些實在的依靠,台南給大家丟印象較為多變複雜。以我現在開始旅居台南,我會以現在的民生,來體現甚麼才是台南,那是活的、在地的、平實日常的生活,因為我在學習時間的價值觀到是來自1984-2017年的香港,我就是這樣長大的。所以我們要怎麼認識一個城市?就好好的觀察、感受、消化。

我們別輕易在大眾傳媒評論一個城市、國家、地方,因著時間、喜好、價值觀,我們是在建構一個城市及被輸入這地市的印象,不要輕易說出台北人就是OO(天龍國)人,台南就是OO、香港島人是OO,新界人就是OO,我們都應該綜合來看一個城,單一、概括限制了我們的想像空間,也同時局限了一個城市的可能性,人生因為旅居、旅行、露營、探索變得有趣,真想飛到宇宙看地球的美麗。

讓我們多思考、討論、發掘這城的一切可能性。
這是位於台南中西區成功路的鴨母寮市場

我在香港或台北沒有見過這樣賣魚頭,覺得是裝置藝術。

室內菜市場的最入面,有炭火麵,這地方有像香港觀塘裕民坊。
鴨母寮市場
台南市北區成功路140號
08-12 (星期一休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