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熊綠展集 - 思考市集的可能性

 我在「灰熊綠展集」想到的事


3月去了參加《灰熊綠展集》,我好奇他是甚麼,翻了資料,整合之時,剛好朋友主動跟我聊起這個展集。大家認識《灰熊綠展集》,應該是2021春季在雪霸國家公園的那一場吧!夢幻的湖汶水遊客中心湖景森林被雪山山脈,台灣有很多市集,大部份是以市集買賣為基礎開始。但《灰熊綠展集》,其實是先有《Mit多肉植物藝術組盆雙年鑑》後有以多肉植物為主軸的「灰熊會改」小型市集,以回收材料,如淘汰的木砧板、修剪下的樹枝與多肉植物結合成為療癒人心的小花園、植栽。

主辦人Emi表示:「
原本是要簽書會的,但是簽書會並不能讓這些創作者有更多額外的收入,於是想北中南辦展覽,但是常規的展覽跟花園創作的展覽是完全不一樣, 而且作品價值也不一樣,第一屆『灰熊會改』就直接結合台灣北、中、南部六個城市以市集單位展出。

所以
2015年「多肉植物組盆資訊讚」粉專不但出書,還舉辦了簽書會耆暨市集
,希望讓回收材料再創作植栽愛好者除了展現實力、交流外,更可以從市集中買賣自家裝飾、材料、多肉得到應得的收入。

而且「灰熊會改」這名宇,還隱含了台灣式語法:)主辦人Emi解釋: 「『灰熊』是台語『非常』的諧音,『會改』就是會改造的意思。所以2015年一連6場市集,就是展現多肉植栽作者們『非常會改造』的力量。





這一個本來集結多肉植物愛好者交流的活動,到了2016年在苗栗通宵第一次舉辦大型戶外市集,更名為「灰熊市集」,讓大眾更容易理解所有何事,同時擴大了規模,不只有多肉植物、其他植栽、甚至鼓勵獨立創作的花器陶瓷家、手作植栽材料創作人等等參與。到了 2021年第六屆更名為「展集」,原定於台北松菸舉辦,因為COVID-19 的影響需另覓場地,在短短原到兩個月內,移師到苗栗的雪霸國家公園汶水遊客中心。這一次本來由台北市中心轉到雪山之下,也同時打造了全台獨一無二的展集體驗。

我們比較想要在大自然裏,唯有在大自然裡才能夠真正將花園自然創作展現出來,第二年我們進入了苗栗綠丘,就很成功地將我們與自然共舞的概念傳達出來,直到現在一直是用這種方式在執行選擇不一樣的自然場域展出,綠就是草坡雪霸是青山綠水小花,佐證就是森林樹葉。」Emi 詳細地闡述從雙年鑑、市集、到《灰熊綠展集》的初衷。 我覺得如果作品單純是作品,但到了大自然之中,如何融入,連帶參觀者也是作品的一部時,真正的作品其實就是展集。


「展」就是展覽的意思,不單只為了零售商品,更包含了作品的鑑賞,這一次也看到純創作的單位展出,為的就是推廣。這讓我想起台灣的「文博會」,其實也是展示作品及實力,媒合插畫、文創需求者的一場展覽會,但近年也成了一種販售周邊產品的市集。

是啦!我想說是目的跟多元的可能性,作為創作者的人們,其實最需要甚麼呢?「是生意呀!」生意最直接就是賣出作品,另外就是展現才華,所以無論如何我還是覺得辦市集大大大大大前提是「讓攤販得到應得的生意額」,而根據這樣的目標,主辦人、攤販也需要發揮混身解數,去刺激消售,當然!當日生意不能取決於一切,為日後打開工作機會或是人脈、見聞也是獲得之一。




「灰熊綠」展集,以展集為主軸,由多肉植物開始,以收票的方式維持開銷,這種形式的市集,讓「免費」市集為主的風氣,發展更多的可能性,尤其是選址都遠離市區,攤販需附合特定條件:植物生態或回收創意。除了食物攤外,其他的攤商都是以植物、回收創作為主題,而且「灰熊綠」展集大約是一年兩次,固定的時間舉辦,累積了一定的粉絲發關注度,到了現在也「灰熊綠」跟在遠方、山林市集聯上了密緊關係。


作為攤商,我也期待看到尊重展集、市集,創造出獨一無二,讓人印象深刻的裝飾,有朋友問我現在市集沒法開車是不是不能參與,作為不會開車、騎車的攤販是不是被邊緣化?我覺得這是一種限制,就像裝飾、佈置一樣,那些成本、功力,都是展現的一種,也包括人脈,在地的朋友幫忙、共乘或是解決住宿等等,都應該能透過協商、溝通,找到解決方法,市集也不是品牌唯一的營商方法。市集販售、展現甚麼也應該為了獨特的市集而設計,提升自己面對不同受眾,也表演自己不同的能力,把市集想成「文博會」會不會有更多想像空間?

如果想擁抱有趣的社會,我們會害怕「劣幣驅逐良幣」,擔心或批判很多不如意的事,也包括市集、展覽、音樂祭、活動等等,回到活在當下的狀態,能做些甚麼,想做些甚麼,讓世界更溫柔、和平,如果想世界變成怎樣,就花上全情投入時間、心力讓世界變成心中所想那樣。

/ 期待世界因為大家的實踐,宇宙的光譜越來越來強大,你就是良幣。/


2022年3月30日更改內容
原文刊於: 
http://mailchi.mp/5d373edc3f35/week27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