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至親的離開是我在香港二十幾歲時,我的外公走了,當時我跟姐姐、媽媽到在病床邊陪伴著他直到公公吐出最後一口氣,現在要我回想當時發生的事,其實我已不記得,究竟那天我是如何回家?我跟媽媽之後有處理甚麼嗎?因為我有哥哥,所以幾乎都是他為外公處理那些道教儀式。
過了十幾年,在催眠治療課程中,老師幫我練習關於死亡的課題,我才在潛意識哭得嘩啦嘩啦,思念是一種最自然不過的情緒。這一篇是一篇記錄,也希望在親人離開前,我們大約知道要面對甚麼,《 我在台灣的媽媽死了》II 程序及情感,再說其他。
我台灣的媽媽,無可否認是最支持我去體驗台灣一切的人,壬寅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生日那天她去逝了,她送我最後一份禮物竟然是「體驗殯葬」。也因為疫情,所以很多禮節都有從簡,孝子們不用忙於繁鎖的禮節及人情,我確信是台灣媽媽送我們的禮物。不同,比對香港,從醫院離開,遺體放在哪都有不同,至少香港沒法把遺體送回家中出殯,但台灣可以。
這次體驗,也讓我翻查香港、台灣殯葬程序及相關新聞:「現在台灣絕對不是疫情最嚴峻的時候,2022年3月中香港最嚴峻的時候,有很多長期病患者染疫過世,那個時候香港整個殯葬業承受史無前例的壓力。」我當然希望台灣人不用面對這些事,好好的軟著陸。
台灣的「靈堂」在各縣市政府到有,而不像香港只有6間私人殯儀館及1間政府招標殯儀館,而台灣的「靈堂」也不像香港集中在一棟建築物中,進入花蓮市殯儀館內,其實是一個場地,共5棟只有一層的建築,分別是兩棟擁有像車庫大小的一格一格的半開放平房,及3個較大的獨立室內靈堂。 一格格靈堂共有25個,台灣媽媽儀式使用是一格大約寬2米,一排就有8格的「靈堂」,每格都是毗鄰,而且沒有冷氣、非常天然。
其實有像車庫,單是這種「靈堂」就讓我有所領悟,究竟死亡後的事,是為了誰?
1/ 道教誦經
我從台南到達花蓮時,台灣媽媽在殯儀館安放第6天,那天沒有宗教儀式,到了第7天則是全日道教誦經儀式,我們坐在靈堂由一位老師帶領4位師姐及電子琴手誦唱經文了差不多5-6小時,而我們同時分到一本經書一起跟著誦唱,這點也跟我在香港的經驗不同。台灣媽媽信媽祖,我們唸的是《慈悲三昧水懺法》
2/「水公水婆」請水
拜別後,在蓋棺前,子女要跟 「水公水婆」請水,這跟廣東習俗「擔幡買水」是一樣的意思,但台灣則需要跪著擲筊,擲到聖杯才可領水潔身。
3/ 瞻仰遺容
第七天誦經完畢,道教師傅帶領大家去寄棺室瞻仰遺容,台灣的太平間及寄棺室跟放著台灣媽媽照片神壇「靈堂」的地方是不同的, 我們繞過整棟靈堂後面就是寄棺室,寄棺室沒有冷氣,先人遺體會在這裡停放一晚,我們跟零距離地看看台灣媽媽。從誦唱完畢到瞻仰遺容我們只有幾秒的時間理解接下來的時,而且因為場地上,還有其他家屬在等待瞻仰先人遺容,所以我們都很突然地瞻仰了遺容,過程也很快,其實我相信靈魂已在死亡那一瞬間離開了肉身,所以再次跟台灣媽媽的肉身相遇,也不過是讓還活著的後人能做點甚麼。瞻仰遺容後,先人會在沒冷氣的寄棺室待上一晚,等待明天出殯。
4/ 大殮出殯當日
等到翌日的早上,我們再次回到靈堂,今天是香港俗稱「上山」的日子,出殯的時辰也要看預約到火化場的時間,我們預約到中午,所以送行的儀式都會在早上完成,包括子女拜別,朋友的鞠躬、燒金紙等等都是由「殯葬社禮儀師」帶領完成,每間殯葬社都都不同的禮儀,披麻戴孝的裝束也有不同,因為疫情關係,謝絕親友來賓的關心,又因環保等等意識提升,往日在香港摺金元寶的畫面也沒有了,而台灣佛、道教儀式是摺「紙蓮花」,讓先人早登西方極樂世界。
5/ 蓋棺
道教師傅用釘子在棺上的4角落釘一下,後最後一下會落在棺門前方,而孝男則環用口咬釘吐出 ,稱為「封釘」,在打釘的時,師傅會唸唸有詞,家屬則要回「有」,內容大致是先人保祐後人。這個儀式其實是古時沒有法醫時,讓長男孝孫最後親自檢查先人死因沒有異樣。
6/ 火化
香港,會由先人親朋好友作為扶靈者,將棺木送上靈車,在台灣禮儀社的禮儀師會將棺木送上靈車,當時我負責抱著台灣媽媽的照片,兒子抱插了香的香爐,媳婦為香爐撐傘,女兒負責擔幡,先人上了靈車,我們也跟著上了靈車到火化場。有些市的殯儀館跟火化場是相連,但花蓮則不是,位於吉安的火化場,沒有獨立隔間,因為防疫使用像浴簾的透明膠布把每家人分隔,大約同時可共六家人使用最後簡單的拜拜,跟先人告別。火化的程序由工作人員負責,家屬連按火化開始按鈕也不用。
7/ 安放
火化,其實需要大約一個多小時,在火化爐跟最後拜拜大堂中間有一道開關很慢的門,我透過那扇門看到了骨灰放入骨灰罈的方法,有些像頭骨比較大比較硬的骨頭沒法一次燒成灰,師傅會放入罈內敲碎,再蓋上骨灰罈內蓋,再用silicone封上內蓋。在挑選骨灰罈時,我們的道教儀式師傅也有提醒我們,選擇骨灰罈以防潮為準則,陶瓷的防潮性及CP值都不錯,而且現在大多加裝/附設內膽,不鏽鋼內膽算是流行。
8/ 上山
長子抱著骨灰罈,我們一行四人再前上車出發到塔位,「塔位」又是儀式、誦經外的花費,經誦經師傅引薦,我台灣媽媽的塔位選址花蓮某佛寺之中,在山腰,看著花蓮溪、花蓮港。骨灰罈放入骨灰龕後,簡單的合掌,作最後的道別、感謝。在回家簡單吃飯前,師傅給我們一道符讓我們在水中燒了淨身,儀式就此結束了。
留言
張貼留言